首页>快讯 > 正文

AI商业化竞速时代,格灵深瞳率先「摘U」,全面拥抱技术新浪潮 新动态

2023-04-24 09:49:52来源:36氪

2022年8月,通过AI绘图工具Midjourney制作的AIGC作品《太空歌剧院》获得比赛一等奖,点燃AI绘图的火苗,原本趋于冷静的AI产业出现回温;

11月底,OpenAI率领ChatGPT横空出世,彻底引爆AIGC赛道。于是,全球范围内的行业热情被推向新的高潮,AI创业池再度拥挤。


(资料图片)

把目光聚焦到国内,艾瑞咨询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v)》显示,据测算,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958亿元,年增长率达7.8%,整体平稳向好。预计到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规模可达6122亿元。

赛道潜力犹在,然而选手多如牛毛,市场蛋糕的抢夺战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AI企业还在讲述自己的商业化故事,外部入局者已开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如何证明自身业务健康度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当盈利水平成为决胜点,几家欢喜几家愁。

欣慰的是,格灵深瞳是前者。

近日,登陆科创板一周年的格灵深瞳发布2022年度报告,并发布公告称,自4月21日起,公司A股股票正式“摘U”。这标志着格灵深瞳正式迈过盈利“分水岭”,开始引领AI盈利时代。

格灵深瞳

赚钱难,但是做到了

财报显示,在AI计算机视觉赛道,格灵深瞳是目前唯一一家实现盈利的上市公司。

2022年,格灵深瞳实现营业收入35,365.35万元,同比增长20.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61.4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7.6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07.14万元,同比增长138.51%。总体来看,无论是营收增长还是利润增长,格灵深瞳的这份成绩单都十分亮眼。

格灵深瞳年报截图

再来看毛利率。根据财报测算,2022年,格灵深瞳的毛利率提升了2.17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达到57.8%。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增长280.09%,公司整体运营能力有所优化,“实实在在地挣钱了”。

大环境来看,格灵深瞳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长期以来,技术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让“亏损”变成了AI企业们无法绕过的困局。以港股上市的另一家独角兽AI企业为例,其2022年全年亏损60.9亿元,原因在于研发开支高昂,达40.14亿元,同比增长11.07%,研发费用率高达105.38%;从2018年至2022年,五年亏损总额达438.26亿元。

对比企业财报截图

对比之下,根据36氪之前对格灵深瞳的财报关注,格灵深瞳由季度盈利转向年度盈利虽然在预期之内,但也实属不易。在“维稳”之上,进一步扩大营收规模是格灵深瞳的下一步重点。

胜了盈利状况,如何打赢核心技术?格灵深瞳一直持续的动作就是保持高研发投入。从财报数据来看,格灵深瞳的研发投入金额同样出现同比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3,234.2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42%,同比增长9.28%。此外,截至报告期末,研发人员数量为276人,同比增长49.19%。

技术侧的累累硕果,在轨交运维、体育健康、元宇宙三大创新业务板块的应用上得到体现。

以轨交运维领域为例,公司的3D重建与立体视觉分析技术解决了传统算法中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应用机器人主动感知技术等技术,提升环境适应性和实施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体育健康领域,公司的3D 立体视觉技术使得设备成本降低的同时,提高了可靠性和易用性,同时运动姿态分析技术通过采集不同场景下人体姿态数据,再结合自主研发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算法,能够克服人体关键点采集不准不稳的难题;元宇宙领域,格灵深瞳基于3D立体视觉技术,自研出大规模沉浸式人机交互系统,未来可应用于沉浸式互动游戏、赛事、文旅和展厅等领域。

不难看出,技术的先进性——尤其是3D视觉技术,是格灵深瞳的业绩增长的最大底气。

稳健的业务版图

2022年,是格灵深瞳成功登陆科创板的“元年”。资本市场关注的不只有数据增长,背后的业态布局更为重要。

从财报来看,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是格灵深瞳的两大“现金奶牛”,且都贡献了较高的毛利率。其中,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毛利率最高,达到73.8%。智慧金融产品及解决方案毛利率55.49%,相比上一年增加7.3个百分点。

收入结构上,2022年,格灵深瞳财报中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智慧金融进一步成为营收大头。数据显示,智慧金融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营收同比上年增长59.58%,与此同时,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相关营收则同比下降58.98%。财报的相关解释是,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智能化设备在农业银行各地分支机构推广使用,是金融领域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作为在AI行业技术成熟度较高、商业化进程较快的细分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从最初的静态人脸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起步,逐步扩展到人脸/人体识别分析、行为识别分析等诸多方向;应用场景也从早期的城市管理、金融、互联网、商业零售等常规领域,扩展到轨道交通、医疗健康、元宇宙、人机交互等创新领域。

因此,除了三大传统业务以外,格灵深瞳目前对创新业务的探索,也指明了接下来要超越自身的方向。

财报显示,格灵深瞳正发力在体育健康、轨交运维、元宇宙等方向推进试点应用工作。目前,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已经在相关场景下进行应用。

多点开花的背后,格灵深瞳已经建立起一幅稳健的业务版图。眼下,格灵深瞳正多方向探索新的增长曲线,以期证明自身的长线价值。

格灵深瞳,超越格灵深瞳

风物长宜放眼量,尽管盈利层面暂时性领先,但格灵深瞳能否实现长期性胜利,仍有待时间验证。

首先,整体来看,格灵深瞳的收入规模在一众AI独角兽中不算高,且收入存在明显的季度特征,具体表现在第四季度营收占比过高,达44.7%,将近总营收的一半。

对此,格灵深瞳在财报中解释道,公司终端客户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因其实行预算管理和集中采购制度,通常在年初制定预算和采购计划,年中开始陆续下单,年末验收,因此收入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

其次,格灵深瞳在体育健康、轨交运维、元宇宙等领域的新业务商业化落地仍在探索推进,还未迈入稳定增长期,商业化落地进度容易受制于环境等多种因素,或将导致新产品不能较快规模化生产、被市场接受,商业化落地成果不及预期的风险仍然存在。

格灵深瞳轨交运维软件界面

整体上来看,季度性强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规模扩大阶段,业务体量上升或许将一定程度上重塑格灵深瞳的收入结构,这一方面还需要时间周期进行验证。

另一头,格灵深瞳还在探索新业务。在AI大模型声势喧天的形势下,各大AI公司都不甘落后,纷纷发力竞速AI大模型赛道,格灵深瞳未来也将加码大模型。财报指出,格灵深瞳接下来的发展重心之一,是开发自主可控的多模态大模型和全新形态的复杂AIGC系统。

技术层面来看,加入AIGC的战争,格灵深瞳具备优质数据“土壤”的先发优势。通过自研的底层AI技术平台“深瞳大脑”,能够对数十亿训练数据进行清洗,并在大规模数据基础之上进行大模型训练;在海量数据的前提下,格灵深瞳也已研发出基于多模态弱监督的大模型训练算法,节省了大量数据标注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核心技术的驱动平台,2023年,格灵深瞳将对“深瞳大脑”进行改造升级:结合最新的zero-shot技术,在实际业务中提供实时服务能力的模型并服务于多条产品线;提升通用性和可复制性,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商业零售等大数据平台类产品、轨交运维等机器人类产品、体育健康与元宇宙等人机交互类产品等方面实现优化和提升。长远来看,这一举措也将利于其他商业模式的拓展。

AI行业按下加速键,AI公司实现盈利只是这场远征的开端。可以预见的是,格灵深瞳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创新业务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在自我革新的赛道上,格灵深瞳,正在超越格灵深瞳。(文|蚩梦,编辑|王艺霏)

标签: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