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快讯 > 正文

1997年,王小波因心脏病发凄惨离世,讽刺的是他死前籍籍无名,死后一年作品却风靡全国

2023-08-17 10:44:38来源:中国网文化

在1997年4月10日深夜,当李银河还在美国的时候,她的丈夫王小波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中遭受了不可想象的折磨。邻居们听到了两声可怕的惨叫声,等到天亮时去看的时候,他们发现墙上有很多带血的牙印,而王小波也已经离世了。

这对让人称羡的灵魂伴侣以如此令人悲伤的方式彻底分别了。

我们要把时间调回到1977年,当时25岁的李银河刚刚从大学毕业,成为《光明日报》的一名编辑。有一天,她被一篇名为《绿毛水怪》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她特意记下了作者栏里的“王小波”三个字。


(资料图片)

之后,她积极安排去拜访王小波的父亲,利用请教学问的借口,实际上是想偷偷看一眼王小波。然而,当她见到王小波时,她的梦想破灭了:王小波长得太丑了……她决定放弃其他想法。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王小波却对她有好感,并借还书的借口向她搭讪。不过,他却把书给弄丢了!李银河觉得,这个王小波不仅丑,可能智商也不太高。

尽管如此,王小波并不在意尴尬,直接问李银河:“你有男朋友吗?你觉得我怎么样?”他既有点无赖,又非常真诚和直率,反而让李银河开始重新评价他。于是,他们开始尝试相处,虽然后来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李银河被王小波惊人的才气所打动,愿意在1980年与他结婚。

结婚后,他们一起去美国留学。由于王小波英语不好,没有获得奖学金,只能去餐馆洗碗。每天辛苦工作,挣不到几个钱,也没有时间写作。

看到这样的情景,李银河深情地说:“你在家写作吧,我来考虑经济问题。”之后,李银河一边上学一边做助教,还要去餐馆打工。就连王小波的哥哥也不忍心看着他这样辛苦。但李银河坚定地说:“小波是天才,文学才华被放弃太可惜了。即使物质生活再好,没有写小说也毫无意义。”

得到如此理解和包容的妻子,王小波在李银河的信任下,有了4年时间来积累素材,整天呆在美国图书馆的“禁书区”,读一些所谓“野书”。

正是在这段时间,他写出了以后闻名的《黄金时代》!故事大致讲述了男主人公王二通过“伟大的友谊”的名义,邀请被视为“破鞋”的陈清扬发生关系,并在其中陷入纠葛中逐渐爱上对方。

1991年,他的作品《黄金时代》获得了第十三届《联合报》短篇小说奖和中篇小说大奖,奖金为25万新台币。王小波觉得自己终于迎来了成功的一天!

但是,世事总是难料。尽管《黄金时代》赢得了奖项,但由于书中大量的性描述,它仍然无法在内地发表。出版社给出的理由是:不够积极,不能教育不良青年。

即使是刊登它的香港出版社,也特意把它改名为《王二风流史》并被分类为“风月”类型。这让王小波感到无奈,因此很少有人有机会阅读他的书籍。

对于这种误解,王小波以淡然的态度回应道:“我认为大家过于低估了读者的水平,都认为读者需要引导,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我的写作只是与读者平等交流。”

三年后,《黄金时代》终于获得内地出版的机会,但却受到限制,无法正常发行和宣传。王小波只能搬运着自己的书,用手推车找批发商帮忙销售。

他甚至还考取了货车驾照,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日子过得太难,他会去拉货...

然而,他没等到自己的书籍出版,也没等到去拉货,就在1997年的一个深夜,因心脏病发作离开了这个世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他去世一年后,他的作品《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出版成功,并迅速风靡文学界。

人们纷纷争相收藏这些在他生前遭遇困境的作品,王小波也因此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英雄”!

评论家们说,《黄金时代》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出了最令人想入非非的女性形象贡献,看似三观尽毁,实则纯真至极。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说,王小波是他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排名第一的人物,在他心中有如神一般存在!

即使连王朔这样的人也对他赞不绝口:“小波真是了不起,如果他还活着,我觉得他更牛X。”

这位在生前孤独一人的天才作家,终于在离世后得到了他应得的赞誉。越来越多的人在他幽默、深邃和智慧的文字中,领略到了他的才华。

在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里,许多人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被现实所束缚。如果你也身陷其中,希望你能读一读王小波的作品,读一读这个以“有趣的灵魂”撩动世界的人!

阅读完他的作品,你会发现那些困扰你的人生选择、爱情纷争、职业困惑等问题,王小波早已为你一一剖析,并提出他的建议!

只需花费一顿普通的饭钱,就能在这位天才作家的著作中与“有趣”相遇,并找到那本让你热血沸腾的《黄金时代》。

【20周年珍藏版】王小波时代四部曲 完整无删减精选月销量387¥2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标签: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