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 > 正文

河北中考体育增加20分,学校和家长如何应对

2022-02-28 22:54:20来源:河北新闻网

1月底,河北省教育厅正式印发《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方案》,从现在初一年级的学生开始,中考体育由30分增加至50分,项目也更加丰富。新政策将给学生体育锻炼带来哪些影响?家庭和学校如何应对?记者进行了采访。

两年后,中考体育将增加20分

作为初一学生家长,李玫最近有些不淡定。“体育分儿涨了,项目也多了,压力更大了。”

据了解,50分的体育分为过程性考核20分、现场测试30分。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日常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

现场测试由三类项目组成。第一类为必考项目,包括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第二类为抽考项目,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男生引体向上或掷实心球、女生仰卧起坐或掷实心球;第三类为选考项目,包括足球运球绕杆、篮球运球绕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现场测试日一个月之前,公布抽考项目,选考项目中由考生任选一项。

对于这些变化,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校长刘素芸持乐观态度。“中考体育考试方案的调整,对我校体育课合理设置项目,规范考试方式,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增进健康、享受乐趣有很大指导意义。”

广平县第三中学校长冷继英曾经多次呼吁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增加中考体育分值。“现在孩子们营养虽好但体质较弱,加上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小‘胖子’多、近视眼多。随着体育分值的不断增加,相信这一现象会有极大改善。”

“我们那个年代体育课往往不受重视,现在孩子有更多时间锻炼了,是好事。”家长王先生有些欢喜有些愁。他与李玫一样,担心学校重视体育之后会提高要求,让孩子失去运动原有的快乐,形成新的压力。也在纠结如何给孩子提升一下:“毕竟分数与高中录取直接挂钩。”

对此,冷继英表示,加强体育锻炼需要循序渐进,谨防考什么就拼命练什么、不考则一律不碰的“应试体育风”,否则既容易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又容易增加学生的负担,适得其反。

提分,靠学校还是靠培训班?

体育加码,一些家长慌了。在焦虑的同时,把目光投向校外培训机构,期望在中考测试中拿到满分或者相对高的分数,一位家长表示:“中考体育成绩越来越重要,为了拿到这些分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家长们的焦虑也助推体育“补习”走向火热。

不少培训机构顺势推出“中考体育”培训班。石家庄的一家篮球培训机构推荐课程时明确:“我们每节课都会有基础环节,都是根据篮球项目测试,专门设计的。”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到校外机构进行培训吗?

培训班负责人给记者算账:“初中一周3节体育课,一学期约50节,中考体育项目那么多,跑、跳、投掷、三大球,体育课上只能教会学生基本技术,一个项目要熟练、巩固、提高,必须课后坚持训练,仅依靠课堂练习远远不够。”

“除了体育课,学校还有大课间,课外活动等锻炼时间。”任猛表示,中考体育教育的主战场在校内,不建议家长盲目报班。一是因为20分的过程性评价需要学生从初一开始积极参与并认真坚持日常体育锻炼和学习,二是因为现场测试中技能项目更多的是达标测试而不是竞技测试,考核难度是较为合理的,学生会按照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在不同的学段学到相应的运动项目和技能。

去年,孙女士女儿中考体育满分。说到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孙女士表示,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练,但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的。

孙女士说,并没有给女儿报任何体育中考的辅导班,只是让孩子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天在校内参加体育锻炼,回家再针对性地练一练。孩子仰卧起坐、长跑的成绩,以肉眼可见的变化提升。“虽然一开始真的很担心孩子的体育中考成绩,但她的进步幅度证明,只要坚持正确地锻炼,体育中考难度并没有超出绝大多数孩子的能力,完全可以拿到满分。”

这几年,任猛见过了太多像孙女士这样心态从焦虑到平和的家长。“只要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练,大多数人都能拿到满意的成绩。”

体育资源突破“围墙”

近年来,我省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有了可喜变化,但是部分学校仍存在体育师资配置缺口较大、体育教育场地不足、体育课被挪用等情况。整体看,师资队伍与体育场地建设,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两大短板。

中考体育加分,部分中学校长正在为体育师资短缺“头疼”。

“3000来学生,8位体育老师,开足体育课就很艰难,三大球老师都凑不齐。”李建民(化名)是一位县级中学校长,新学期首要的工作是引进两名体育教师,让体育课丰富起来。

难题如何破解? 一些有益尝试正在进行。

“区域间教师流动起来,满足各年龄段学生不同体育技能的学习需求等,实现特色体育教师共享。”石家庄市东马路小学教育集团负责人王薇介绍,场地也可以共享。这种打破“围墙”,原有单个学校的教育供给和设施设备等供给变成了学区和集团供给,数量、利用率和广度等都有所扩大和增加,可以缓解城区学校场地有限的问题。

刘素芸表示,部分学校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源解决相关问题。比如,中小学校可与高校合作,让学习不同运动项目的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到中小学校开展辅助教学。这样既能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又能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体育项目。

更广层面上的联合也在突破。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与全国体育联盟合作,在原有备课组基础上成立了走班制教学、早操课间操、校园足球等多个项目组,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和学生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越来越多学校在改造设备设施的同时,调整学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法,让设备设施的效率更高,全员的参与率更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健康成长的环境和资源。

变化不止于校内,体育锻炼正在由学校延伸至家庭。

“跳绳一分钟才127下?不行,我再跳一次。”“仰卧起坐32次!妈妈,赶紧帮我打卡。”……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课后体育作业成为体育锻炼的一部分内容,学生们完成的积极性很高。

“我们的体育作业有跳绳、仰卧起坐、折返跑等。因为是家庭作业,所以推荐了些在较小空间、利用简单器材就能开展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较短,10到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初一18班班主任刘海艳介绍,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监督孩子每日运动情况。“布置体育作业的目的是让家长们了解学校的体育教学安排,并通过家校协作的合力,让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更加有效。”

刘素芸表示,倡导开展“体育家庭作业”,是一个新的风向标,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将会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学校有责任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河北日报记者马利)

标签: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