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 > 正文

调味品涨价引连锁反应 市场突围还应探新路

2021-12-13 15:04:35来源:中国商报

今年以来,调味品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豆、玉米等原辅料价格较去年有较大上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餐饮行业消费恢复缓慢,导致调味品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时产能释放过快,市场供大于求,多种因素叠加引发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大数据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16家调味品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合计为605.06亿元;净利润合计88.37亿元。营业收入正增长的有12家,占16家上市公司的75%,净利润净增长的有6家,占16家上市公司的37.5%。与2020年同期比较,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自9月末以来,多家调味品头部企业宣布提价。中信建投研报分析,短期调味品利润压力依旧较大,即使经过一定提价,基础调味品短期业绩大幅改善概率较小,利润表现预计将在明年二季度左右才能有更明显体现。从基本面来看,调味品经过前期上涨后,进入调整阶段,且边际改善已经出现,长期发展逻辑保持不变。

面对经营压力,调味品行业和企业积极应对。对内,苦炼内功,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能力;对外,创新谋变,针对新的消费趋势拓展细分品类,研发新的产品,理顺产品价格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在清库存方面,渠道库存逐步恢复良性。11月中旬,国金证券通过对北京、天津及上海等地27个样本点的草根调研结果显示,在基础调味料方面,海天味业酱油和蚝油产品的货龄均集中在3个月出头;千禾零添加酱油货龄在3-4个月;太太乐原味鲜系列酱油货龄集中在3-5个月;恒顺醋业的食醋集中在3-4个月,要优于千禾;厨邦蚝油的货龄在5个月左右。

在布局细分领域方面,复合调味品走热。与传统的酱油、醋等单一调味品相比,复合调味品在生产阶段就完成了烹饪过程中的调料配比工作,具有便捷性、标准化等优势。

据智研咨询报告预计,2016-2021年,中式复合调味品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6.5%。随着单一调味品增速趋缓,中式复合调味品被视为调味品行业的消费升级方向。近期海天味业等传统调味品公司也陆续开始涉足这一细分领域并不断开发新的SKU。

面向未来,调味品市场还有增长空间吗?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分析,从总量上看,随着餐饮业的稳步恢复,会带动调味品市场的增长。如果剔除疫情因素,2012-2019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规模稳步增加,从2.34万亿元增加至4.6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38%。因此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外出就餐次数增加,我国餐饮市场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餐饮渠道的调味品消费占比会逐渐提升。

从行业发展看,外卖市场的发展会促进小袋包装调味品的增长。由于外卖市场本身的特点,其调味品的消费量要显著高于家庭人均的消费量。“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和90后新消费群体的崛起,具有方便快捷特点的外卖市场将会继续扩容,进而带来对调味品消费的提升。”黄大智表示。

从产品角度看,具有健康型、功能型的产品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消费者关心的低盐、低糖改进的调味品会更吸引消费者,企业在健康工艺上的突破更能拓宽企业的护城河。

(林玄墨)

标签: 调味品涨价 连锁反应 市场突围 探新路

热文推荐